2018年,《管理世界》经济研究院组织开展“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研究”。 本项研究由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管理世界》经济研究院院长李志军研究员主持。本书是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编辑整理而成。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一书从当前国内营商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提出营商环境评价的原则、指标及方法,对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27个省会城市以及其他254个地级市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放管服”改革以来,各城市营商环境都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政府效率指数、公共服务设施等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地区发展差别、区位优势差异明显,使得少数城市营商环境改善有限,造成城市之间企业经营环境差距仍然较大。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城市营商环境,本书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效率;二是促进全国市场对内的不断开放,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国内消费市场兴起;三是优化企业融资环境,破解企业融资困境,创新融资担保机制;四是积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及水平,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促进创新环境改革,优化人才市场匹配,解决企业招工难等问题。
这项研究的背景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为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作出了一系列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大部署。
2015年10月26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2016年9月3日,G20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大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提高便利化程度,促进公平开放竞争,全力营造优良营商环境”;2017年7月1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9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围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需要,在营造优良投资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人力资源领域先行先试等方面,加大改革授权,加大开放力度,给予政策扶持”。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提出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2017年5月26日,李克强总理指出“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引进外资”;2017年6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创造更优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推动‘双创’向更高层次和水平迈进”;2017年7月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出台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的法规政策,营造公平法治环境”;2018年1月5日,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李克强总理强调:“必须认识到,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18年4月10日至11日,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在更大力度改革开放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改善民生;2018年7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强调“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对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简称“放管服”)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积极成效。通过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减少企业开办和项目审批时间,全面营造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体系。这一系列举措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促进投资便利化具有重要意义。
持续优化城市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城市发展情况,设计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评价城市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研究将持续进行,每两年做一次评价和发布。
本项研究组织单位《管理世界》经济研究院是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批准,由管理世界杂志社出资成立的集研究、咨询、培训于一体的新型智库,依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资源和《管理世界》杂志的学术平台,整合政策研究和学术研究资源,开展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界的联系和合作,为政府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