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研究院新闻

我院联合举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术研讨会

   为了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重要论述和要求,10月29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产业经济研究院与经济管理出版社联合举办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研讨会暨《学者的初心与使命——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中的“数学化”“模型化”反思》新书发布会。我校副校长王永贵主持了专家研讨环节。

                                                              

   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北京物资学院党委书记王文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一级巡视员刘培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永贵、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金杨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平新乔、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期刊管理处处长刘普、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李金华、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王立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沈艳、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杜运周、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解树江、经济管理出版社社长杨世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牛志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围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一主题,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为学术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出了重要要求。作为学者,要从国情出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研究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

   针对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出现的不分情况、不分场合地使用数学方法和模型的现象,甚至过度“数学化”“模型化”等不良倾向,《管理世界》2020年第4期刊发的“编者按”——《亟需纠正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的“数学化”“模型化”等不良倾向》,在学术界引起热议和反响。随后,李志军、尚增健主编的《学者的初心与使命——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中的“数学化”“模型化”反思》一书,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学者的初心与使命”、第二部分“研究中国问题 讲好中国故事”、第三部分“‘数学化’‘模型化’反思”。结合该书内容,与会专家学者就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中的“数学化”“模型化”等倾向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经济学管理学研究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必要的数学方法和模型,但反对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中过度“数学化”“模型化”等不良倾向。

   研讨会提出以下倡议。

   第一,倡导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要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着力提出主体性、原创性理论观点,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

   第二,倡导立足中国实践,借鉴国外经验,面向未来,着力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反对照抄照搬外国模式。坚定学术自信,反对崇洋媚外。

   第三,倡导负责任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的目的不是自娱自乐,要有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研究方法要科学,数据要可靠,研究结果在同等条件下可重复、经得起检验。

   第四,倡导研究范式规范化,研究方法多样化。根据所研究问题的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使用数学方法,不盲目崇拜数学模型。以问题为导向,而不是以技术为导向。数学方法是工具和手段,不是目的。文章是用来表达思想和观点的,不是玩数学游戏的。要做有思想的学术,丰富有学术的思想。